前段时间,屯光镇汉沙村的百亩向日葵竞相开放,灿烂夺目,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据了解,由于传统种植业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加之易地搬迁、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耕地撂荒现象严重。为了让荒芜的田地回归稳产,守住耕地“红线”,区农业农村局聚焦特色农业产业,种植盘活500亩土地大规模试行种植油葵,对种子、化肥实行统一补助,进行集中育殃及机械化插秧,邀请省市专家上门进行技术指导,有效防治病虫害,在9月底全部开花结果,可产10万斤葵花籽,真正做到让荒地变良田,良田孕育好“钱景”
屯光镇汉沙村第一书记汤黎明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今年的油葵种植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直接来打卡的市民不少于10万,就光汉沙村的点击量都突破了200万。我们今年陆续一起种植了近300亩油葵,为了提高它的附加值,我们也联系了周边的一些油厂进行深加工,在种植当中,我们也带动了周边30多个村民到我们田里务工。”
同样在奕棋镇徐村的田间地头,伴着机器声,一个个体态饱满的香薯被翻出了土地,村民们忙着捡拾搬运,在劳作中收获了一筐筐新鲜香薯 。曾经的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荒草地如今变成了一片充满生机的希望田。自今年4月以来,奕棋镇在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大力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种植产量高、效益好的小香薯,亩均收入高达4万元,带动周边6至7名村民实现家门口稳定短期就业,月均增收3000元左右,同时带动外出返乡人员加入撂荒地复耕复种行列,让乡村人才“引进来”“留得住”。
屯溪区毅龙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毅说道:“我们从2022年开始种植小香薯,种植的技术也比较成熟,亩产两季的话在5000斤左右,我们有70亩将近也达到40万斤,效益还是可观的,每亩地我们效益在2~3000元。”
下一步,屯溪区农业农村局将坚持培育重点、打造样板、串点成带、辐射带动、示范引领,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强村集体经济硬实力,带领村民鼓满“钱袋子”,助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焦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