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农业乡村振兴!
注册 登录
招商热线: 吴先生 13908305499
经济农村 社会法则 部门街道 特产团购

淄博: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日期:2023-10-13     浏览:269    评论:0    
核心提示:临淄区敬仲镇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淄博市坚持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全链条,
 

临淄区敬仲镇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

淄博市坚持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全链条,壮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做强“一镇一业”,培育“淄博农品”,培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蓝图绘就,激发昂扬干劲;乡村产业,涌动蓬勃生机。

数字赋能

给现代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走进市农业农村智慧大脑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简称“齐农云”),宽大的屏幕上可以实时展示出田园实况,各式各样的物联网设备,将作物和环境的数据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一起,专家实时“把脉”,为生产精准“开方”。

淄博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理念升维、认知迭代、换道超车,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建成“齐农云”一期工程并上线运行,开发涉农系统12个,链入国家、省级涉农应用信息系统93个,采集涉农数据入库超30亿条,打造“帮我贷”“找农机”等特色应用4个,初步营建了“一云统揽、多维一体、一网通办”的农业数字生态。

淄博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中农数院”,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全国布局的九大新型研发机构之一,5年内规划建设数字农业研究院、农业智能装备研发中心、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园区等“三院二中心一园区”。目前,孵化培育了淄博市第一家具备数字化卷盘喷灌机生产能力的灌机企业,建成桓台县精准水肥管理装备中试生产基地,与淄博乐悠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新型肥料与作物风味调控联合实验室。

“我们投资1.6亿元引进国际最先进数字化装备,发展成为全省最大小麦专用粉加工企业,粮食产业链条从‘田间’延伸到‘车间’。”山东梨花面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莹说。

淄博市强化数字农业项目场景引路,以点带面,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带动全市农业数字化水平整体提升。2021年以来,全市实施总投资258亿元的数字农业重点项目71个,完成投资101亿元。全市推出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牧场等典型应用场景40个,打造粮食、蔬菜、畜牧等6条数字农业全产业链。

产业平台

做强现代农业腾飞的载体

淄博市聚焦农业特色产业,强化科技引领,突出集群成链,持续搭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全市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农业产业强镇23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临淄区、高青县、沂源县分别新入选省现代农业强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高青县唐坊镇、沂源县燕崖镇、博山区源泉镇、临淄区皇城镇通过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认定。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淄博市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2020年以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连续三年“只增不减”。2023年桓台县小麦高产攻关田单产达830.1公斤/亩,夏粮单产连续13年居全省第一。

淄博市着力推进国家级沿黄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建成肉牛养殖圈舍22万平方米,新增存栏6450头。高青黑牛产业链快速发展,带动沿黄4市6县共建千亿级肉牛特色产业集群。

27岁的陈耀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投身在淄博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和6个年轻人一起,负责着公司流转的17000亩大田的耕种管收。他告诉记者,该公司作为淄博博信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龙头企业,强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引领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1638个,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数字化”模式,形成集聚带动效应,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链接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我们合作社主要提供农机作业服务,也提供粮食作物种植、销售服务,成立仅6年,社员达到120人,收割机等各类大型农机设备360余台,年作业量30余万亩。”桓台鑫泽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勇介绍。

据了解,淄博市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由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的370家发展到2023年的7380家,增长了19倍,为拓展延伸农业全产业链条发挥了骨干作用。

品牌农业

叫响现代农业金字招牌

秋日,走进沂源县数字果园,满山苹果香。“沂源苹果”已荣获“中国好食材品牌名录产品”“全国名特优农产品目录产品”等称号,区域品牌价值达到149.33亿元。“沂源红”苹果被确定为“名优苹果新品种”,锶含量高达1.66毫克/千克,是名副其实的“富锶苹果”。

临淄西葫芦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近4万亩,生产大棚约3.9万个,年产量达到6.8亿公斤,年产值突破15亿元,种植面积占到山东省种植面积的70%。临淄被授予“蔬菜栽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所产西葫芦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以及韩国、俄罗斯等国家,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度。

淄博市共获评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占比居全省前列。截至目前,全市绿色食品138个、有机食品3个、地理标志11个。

品牌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全市共有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个、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51个。得益低温巴氏鲜奶等8个品牌入选“好品山东”品牌。淄博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淄博农品”已正式发布,首批23家企业获授权,持续推进淄博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镇推动‘齐艾’产业融合,新增艾草种植5000余亩,成立中草药产业协会助力资源整合,到2025年中草药产值预计实现1.6亿元。”淄川区西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群介绍。

坚持做好“土特产”文章,淄博市以镇域为单位打造“一镇一业”,对57个涉农镇进行分类施策,征集农业种植养殖类、农产品加工类、农产品品质提升类等项目180余个,推进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镇域特色优势明显、农业产业链条完整、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强镇。

记者 桂建明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